位置: 首页 > 相声 > > 正文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四十章 禁邪

2023-08-26 19:11:31 来源:哔哩哔哩


(资料图)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四十章 禁邪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上一章中韩非子主要讲了世之学者的仁义惠爱论治国的最终结局“不亡何时”,意思是国家不亡还待什么呢?国家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奸私之臣愈众,暴乱之徒愈胜”,社会混乱,奸臣营私越来越多,暴徒行乱越来越厉害,国家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离消亡只差一步。仁义惠爱论与依法治国论,在此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两种学说都是利用了人性的特质,仁义惠爱论利用的是人性的贪婪与恻隐之本性,而依法治国论利用的是人性威严刑恶 重罚之本性。

人类的历史证明,依法治国论是正确的,这从人的认识论也能得到论证,我们都是从婴幼儿长大成人的,当爸爸妈妈告诉我们不能摸烧开水的水壶时,我们并不知道有多烫有多危险,还是要不自觉的摸一摸,结果就是手被烫起了水泡,再往后就知道真的不能摸,自然也就不摸了。

显然,爸妈的告诫并没有阻止幼儿时期的我们去摸水壶,阻止我们的是切身之痛的烫伤。爸妈的告诫就是仁义惠爱论,而烫伤之痛就是依法治国论。国家律法的严刑,才是臣民的痛点,也是守法的起点。当韩非子的依法治国论在国家中执行后,严刑重罚使民众认识到守法的好处后,国家逐渐走向正常,大多数民众守法安居乐业。就是到今天,绝大多数人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根本上还是出于对法律与刑法的敬畏,当然这也有后天教育的作用。

韩非子提出利用人畏严刑恶重罚之本性依法治国,“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意思是说,所以圣人设置严刑来禁止奸邪,设置重罚来防止奸邪,因此,国家安定而暴乱不会发生。结果已经很明显了,治国之策的好与坏,不是由君主说了算,也不是由民众说了算,而是由实效说了算,看能否解决国家困难与社会问题。显然,仁义惠爱论是解决不了“奸私之臣愈众,暴乱之徒愈胜”的社会问题,更不可能阻止国家“不亡何时”的现实,因为成因本身是解决不了结果问题的。

但,法家的依法治国论是可以解决仁义惠爱论造成的社会困难与国家问题。问题成因的反向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成绩不好是不努力的结果 ,不努力的反向就是努力,只要努力也就解决了成绩不好的问题。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改变错误的航向。所以韩非子坚定地说“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意思是说,我据此知道仁义惠爱不足以实行,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事实也证明了韩非子是正确的。

韩非子法家学说的根源是老子的《道德经》,所以在其学说中含有“德”的思想,他并不是一味地反对仁义惠爱论,只是认为其不适用于治国,最起码是不适用于当时的国家治理。仁义惠爱论,在政通人和的时代还是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儒家与法家的科学组合,才是治国安邦的良策。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在公司管理中,公司制度与企业文化要完美地结合起来,制度解决组织与行为问题,文化解决人心与方向的问题。制度让组织更加强大,文化让成员更加纯粹。

关键词:

上一篇:“人文与科学的对话”主题学术报告会在兰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